确定 取消 应用
经验交流

您的位置 : 首页  就业工作  生涯辅导  经验交流

职业生涯实践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发布日期 :2010-10-28    阅读次数 :547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稳定性的降低,职业发展研究者开始广泛使用 career 一词。它的含义是道路、轨迹,在职业领域则引申为职业生涯、事业。

   职业生涯与个体的现实条件、环境密切关联的发展过程。这种关联表现为“人”与“职”的匹配与适应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主要的表现为身体素质、智力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最终又表现为能力与性格上的差异。职业是社会分工过程中形成的,每个职业都有其自身的性质和内容,对于任职者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个体的差异和职业的多样性的存在,使每个人都不可能适应社会上的每一种职业。因而,职业和职业性质与就职者个性特征之间的合理配合对组织和个人双方都有好处。

   同时,一定时间范围内,各种职业及其要求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个人特征在一定时间里也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正是人与职可能匹配的前提。

   因此,对职业的选择时要遵循:①清楚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②清楚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③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这三个因素的把握,被认为是职业规划的经典原则,并形成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过程的三个步骤:①个人分析,评价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特征;②分析职业对人的要求;③人职匹配:选择一项既适合自己特点又有可能获得的职业。


 
      生涯发展

   人和职匹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从个人的意义上更有发展的内涵。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职业生涯发展任务有巨大差别。 Supper 以年龄为依据,将职业生涯阶段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五个,而且确定了不同阶段的个体特征、知识水平等内容对其职业偏好的影响。

    也就是说,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贯穿一生,应根据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实行不同的方式和内容的指导。而且阶段之间相互联系,前一阶段的发展情况关系到下一阶段的职业发展状况。

    大学生一般为 17-21 岁 ,是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应该能够客观把自己的职业愿望或要求,同自己的主观条件、能力,以及社会现实的职业需要紧密联系和协调起来。并寻找合适于自己的职业角色。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表现为,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环境因素分析,结合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的预期在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帮助下,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工作,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意义表现为:①对个体成长的意义:职业生涯很多部分是代表个人生活价值与意义的,而大学生正处在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这对职业的选择和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②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同时又能满足自身需求的职业岗位的努力中,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③利于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既注重发展学生完善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把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④利于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合理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涯规划的五大要素是: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⑤提升职业品质,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这种观念如果早早引入,可以引发学生对职业与未来的思考。⑥利于实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满意度:

   而大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表现为:

   1、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内涵

   调查显示有 54% 的在校学生没有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而对此观念的掌握是更好地利用它服务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

   2、设定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便是心目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一旦在心目中有了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理想的目标、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做各种准备。

   3、自我评估与环境分析

   自我评估是运用相应的测评体系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的测评。其实质就是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诊断出个人问题所在。对于环境的分析,则要依据现实的清晰把握,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实践。

   从 2002 年起,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并持续呈现出“高原”现象。

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毕业生人数 107万 114万 145万 212万 280万 338万 413万 495万 559万  
611万

 
   4、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对个人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对环境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后,结合个人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目标指一个人渴望获得的与职业相关的结果。职业生涯目标的导向性表现为:①可以刺激高水平的努力;②可以给高水平的努力固定方向;③可以提高朝目标努力的支持性;④具体的目标有助于形成实现目标的战略;⑤可以衡量行为结果的有效性,向个体提供积极的反馈。

   5、设定特定学期的职业生涯目标

   心理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目标设置理论,他认为只要人们将目标上升为自觉目标,目标就会对人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成为完成工作的最直接动机。特定学期生涯目标的设定,是将学生的职业目标进行有效分解 ( 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条件为依据 ) ,制定阶段性的努力目标即学生的学期目标或事件目标,目标分解的过程也是职业能力要求的过程。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个人的潜力,有序从容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推进个人条件与职业要求的吻合。

   6、制定、实践学期行动计划

   此即生涯规划中的短期目标:围绕特定学期的职业生涯目标,与自身条件,寻找其中的差距,制定行动计划,严格执行。主要行动路线在于,提高与理想职业相匹配的能力。比如可以包括如何提高综合能力、如何改进不良习惯、如何培养特长、如何完善人格、如何改进缺点、如何提高成绩、如何弥补差距等等。学期的行动计划在学生的理想与现实间构建了通路,使得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实现有了可能。

   7、自我评估与调整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有意识地回顾自己的行动,检验自己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般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