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 取消 应用
校友事迹

您的位置 : 首页  就业工作  生涯辅导  校友事迹

陈龙波:锦瑟年华 沧海月明

发布日期 :2021-03-05    阅读次数 :109

人物名片:

陈龙波,男,现任中国春和集团副总裁、加拿大上市公司MagIndustries Corp的董事CEO1984年毕业于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无线电技术专业,后获得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Public Management硕士学位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某国有上市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和总经理等职务,后加盟加拿大MagIndustries Corp出任CEO,并担任中国春和集团副总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1965年生于福建的陈龙波师兄在1980年考入了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电信系无线电技术专业,那一年他仅仅15周岁。交谈中他也不禁感慨如果早几年出生可能就要浪费几年青春等待78年的恢复高考,而且当时学校里高两届的师兄们年龄也确实相差很大。

对浙大之江校区(原浙大三分部)以及在那儿度过的本科岁月,陈师兄记忆犹新。陈师兄印象最深的就是之江校区主教学楼与钟楼之间的草坪。他说以前草坪是一整片的,他们傍晚时分经常在上面踢球。足球也是陈师兄大学生活最值得回味的一部分,之江的足球场是当年信电系同学一较球技的地方。除此之外,1981年中国足球队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杯预选赛的比赛过程以及比分都还清晰保留在师兄的记忆里。当时中国队在上半场0:2落后的情况下下半场连入4球完成逆转,给当时的少年以激情。据陈师兄介绍,看完球赛之后他们沿着钱塘江边夜间游行,砸热水瓶来宣泄年轻的激情和喜悦。

草坪上还流传着另外一位校友的传说。那位校友的闻名事迹是弹吉他和写诗。弹吉他自不必说,3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流行的大学生技能,而写诗则是那个年代大学生的印记。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仍然被世人反复吟诵,成为绝响。而那位写诗的浙大校友显然也是那个时代的“潮”人,据师兄介绍,当时钟楼教室黑板上偶尔会出现那位诗人校友的作品。

之江校区的小礼堂也见证了一段历史。跳舞在那个年代是一度被禁止的,但是后来也逐渐流行起来。陈师兄对当年的寝室、食堂等生活条件也还记忆犹新。当然,还有一个穿越历史的名词——情人坡。与现在不同,当年的老师、教工会去情人坡抓谈恋爱的学生。

我们小组找到了一张摄于2004年的84届信电系校友毕业20周年集体纪念照。陈师兄看着那张照片充满感慨地说:“我们那一届系里三个专业的同学基本都来了,有很多人都从定居的国外赶回来参加那次聚会。”

在照片里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张仲非教授,他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多媒体数据挖掘以及计算机视觉等,是很受同学们欢迎与“抢手”的导师。陈师兄回忆起,当年张仲非教授就一个很喜欢钻研的人,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平日在生活中也比较不拘小节,是一个真正喜欢、适合做科研的人。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目前仍在系里从事教学工作的周绮敏老师,科研能力很强曾参与第一代无线电话技术研究的李军等。陈师兄讲到的校友们太多太多,我们这里无法一一介绍,他们都和陈师兄一道现在工作在在各个不同的专业岗位上,成为我们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以及我们系乃至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坚强的校友后援,带给我们这些师弟以鼓舞和榜样的力量。

他们在各行各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对于信电系来讲,他们是信电系历史的开创者,是信电系的传统,值得我们后生晚辈学习、传承和致敬。我想这也是我们建立校友会,以及举办访谈活动的重要目的。

锦瑟年华,沧海月明

除了谈到在浙大的生活,我们也向陈师兄请教了从职员到管理层的不同角度对于一些职场问题的看法。陈师兄从浙大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之后进入国家部委和国有企业工作,成长为该公司的董事、副董事长和总经理,之后担任民营企业副总裁,到境外上市公司出任CEO职位。他跟我们分享近30年的职业经历以及职业感悟,为在校同学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关于本科学习:师兄认为本科教育是带学生入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归纳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公司或者研究所会看重专业知识,而大多数公司更重视综合能力。

关于留学:师兄反对镀金式的留学,并认为镀金留学越来越不被企业接受。他也介绍了84届多位校友选择出国留学,甚至定居海外。他们那个年代的留学生留学目的非常单纯,真正地为了学习技术,因此,那个年代留学生很受欢迎,但是后来有些留学以镀金为目的,企业面对留学生也越来越理性。如果为了拓宽眼界,师兄认为留学应该有3-5年的时间,真正去提高专业知识,体会西方国家的生活和文化,了解他们国家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这才是留学的价值。

关于学历:虽然陈师兄拥有硕士、博士的文凭,但他并不认为学历是至关重要的。他认为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要一味的死读书,也不要为了学历而读书。在社会,在工作岗位上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再继续深造,会对学习的内容和目的有更明确的认识,会更有价值。

关于择业:这是师兄重点强调的一个问题,他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意见——从事自己愿意干、愿意为其奉献的工作。一方面是个人兴趣和事业追求的考虑。陈师兄以他自身的经历为我们介绍他的感悟。师兄在国企从业二十多年,从基层开始一路成长为企业的一把手,得到的地位、荣誉和社会尊重远比现在在私企得到的多,但在私企的工作,他体验到的是另外一种工作的乐趣,这为他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他认为择业是一项长线规划,兴趣能带来动力,并且到不惑之年再回首不会有任何遗憾的人生大事。另一方面是“跳槽”的代价。公司对员工的培养有着很大成本,同时对员工的信任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反复“跳槽”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于员工自身来讲,来自公司的信任和业务技能的积累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员工为公司带来效益,领导、同事对员工的信任会累积,并给与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跳槽”到新公司,你的人脉、业务技能都需要重新累积,这不是以薪资高多少能够折算的,无疑是很不合算的。

关于求职:对于求职者,师兄建议同学们做到自然大方,在面试者面前展示一个自然的自信、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假装的自信、虚假的伪装。面试者通常阅人无数,伪装的东西很难骗过他们,就算骗过面试者,等真正步入工作岗位,长期面对同事和上级不可能再伪装,露出“庐山真面目”,从而留下不好的印象。师兄举了一个某理工大学学生参加面试的例子:那位学生打完篮球骑着车过来,为迟到道歉之后开始介绍自己,整个面试过程非常自然,给人感觉非常好。

关于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师兄认为影响职场新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态度,不管毕业于什么样的大学,应该保持谦虚和学习的态度。很多职场新人尤其是名牌大学生眼高手低,不肯干小事儿。师兄介绍说他刚入职的时候的工作就是统计报表,而后来,他是那家公司的总经理和副董事长。

一个值得培养的员工应该具备忠诚、可教,勇于改变自己、善于学习和适应以及接受挑战的素质。此外,他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比如归纳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跟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公司喜欢的员工应该是放在任何职位都能解决问题。

陈师兄认为步入职场的2-3年是职业生涯的一个分水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他介绍了自己当时刚入职的经历。当时,他每天来单位上班的时候先打扫办公室,给老同志倒水,同时写一张字条放在自己桌子上,把今天要完成的主要工作逐条写在上面。而这种条理习惯他至今仍保持着,在跟下属交代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条条列得非常清楚。陈师兄认为注重细节和自我约束是两个重要的职业习惯。

对于职场的功利问题,师兄认为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为了职位蝇营狗苟,也不能不求上进。首先,应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实力,把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作为目标。否则即使上级提拔你,而你没有相应的能力,反而会给公司以及自身带来消极影响,是揠苗助长;而如果你具备很强综合能力,那么可以胜任各种岗位。其次,有一定的服从性,公司或者上级将岗位给那位员工都有针对该岗位考虑的标准,优秀不等于适合,有些标准可能是你想不到,而只有了解那个岗位的人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因此不应该因为自己主观考虑而抱怨公司。此外,大多数公司也会考虑公平公正。某个岗位或许只要一个人,而三个潜在者都能胜任的,那领导只能选择一个最合适这个岗位,即便不是你,公司也会记在心里,所以有时候没有得到升职机会不代表你不优秀或者领导不重视你,而是岗位只有一个。因此,面对职场的功利,要平常心对待,顺其自然,追求自我能力的提升。

我们也询问了职场上服从还是个性的问题。师兄举了两类他遇到过的下属来说明问题。比如交一个文案的工作,上级删掉文案的某些内容并指示该如何做,一类人会按照上级说的做,而另一类人则会再多问一下,为什么要这么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兄个人喜欢后者,即有个性的员工。所谓的“个性”不是一种固执,而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自我认可和珍惜。对上级意见的交流反馈说明这份工作是员工用心完成的,在这份工作上凝聚了员工的智慧和心血。

关于创业和团队的领导:针对现在大学生创业的观点,师兄认为他既不反对也不鼓励,是否创业是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一个创业者的基本条件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吃苦,能忍,同时要做好创业失败的心理准备。

对于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师兄认为他首先应该具备开放的心态,接受团队成员的意见和观点,同时,要做到公平和正气,对团队成员一视同仁,批评对事不对人。时间久了团队中间自然会形成开放和正气的氛围,成员敢于发表意见,同时相信团队领导者会公平对待团队成员。此外,领导者应该通过制度来保证团队公平、开放、正气的氛围。

别却江南

访谈的时间过得很快,在我们意犹未尽之际,陈师兄到了要赶回北京的航班时间,因此,我们的访谈也不得不匆匆结束,我们带着满足和遗憾踏上回杭的列车。陈师兄表示非常乐于也希望有机会跟信电系各位校友和同学交流。伯劳东去,燕西飞,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与师兄畅谈。命运有时候真的很神奇,当你过着看似一模一样的一天又一天的时候会有那么一个上午,你跟一位阅历丰富的上市公司总裁面对面地交流,跟你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和人生哲学,说不定会改变你的一生,而这个意外是从你收到一条系里发的通知短信开始的,如同我们面临的高考、大学、就业等未知的未来。未来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焦虑,但惊喜也是不确定的未来给我们准备的礼物,就好比一个现在在给老同事端茶,统计代码的年轻人,不一定会想到有一天他会在这个公司的最高层工作十多年。但是未来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它的发生必然建立在过去的某些基础上,因此,我们相信在如陈师兄这些著名校友成功的背后一定有某些特有的经历、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了解这些经历,发掘这些素质和能力是我们校友访谈活动的重要目的,相信他们的经验和哲学能提供我们探索未知人生的智慧和勇气,让我们看清沧海桑田,向着欢欣鼓舞的目标,书写另一个信电系知名校友的传奇。

作者:信息与通信工程11级硕士生   鲍鹏程  顾竞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