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铁鞋无觅处,笑问客从何处来―成立大会有感(王晓鸣校友)
编辑:xdx
日期:2011-06-01
访问次数:2517
再过一年就将迎来我们的大学毕业30周年纪念日。
1982年我们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各奔东西。八十年代初,即便是我们这些学习无线电技术专业的同学,相互间只也能靠书信保持着联系。分别时能留下的联络方式除了家庭地址外就是将分配去的工作单位地址或信箱等,没有电话号码,更没有也不会想像到QQ、MSN、SKYPE等现代联络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同学失去了联系。
常保持联系的同学都在为能寻找到所有的同学联系方法想方设法、绞尽脑汁。
为了参加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校友总会第三届校友代表大会和信电系分会成立大会,我于5月20日回到了母校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
校友大会的活动,时间只有两天,内容很多,但校友总会计划安排得很好。为了表达我们海外学子对母校、对同学的思念,我们将于21日晚的校庆庆祝晚会上演唱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校友之歌》,为此,组织者要求我们先报到校友,提前排练一下。20日晚上9:30我们海外回来的校友来到紫金港国际饭店的贵宾厅,我是稍微提前了一点来到了集合地。“晓鸣,你来啦!”,一声充满激情的招呼冲我而来,我们节目《校友之歌》的总指挥温显学长他早就在这里等候大家,他是该歌曲的作曲者,在2007年母校110周年校庆活动时,我们已经认识。随后,陆陆续续的来了十几位校友。熟悉的校友互相间寒暄问候、初识的学长点头致意。
“你也来啦”,我和施建基学长打了招呼,他是我们加拿大校友会的副会长、也是《校友之歌》的作词人。在歌曲词曲作者共同指导下,我们熟悉了这首歌唱校友的歌曲,为校庆庆祝晚会献上节目做了充分准备。
21日上午,我们从下榻的宾馆乘上大巴前往参加各自所属的学院(系)活动,我毕业时所属的无线电电子工程学系现在是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今天将成立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校友总会信电系分会,我应邀参加分会的成立仪式。准时准点,是我过去多年军旅生活养成的习惯,我来到了集合地,首先登上了1号车,坐在第二排, 一会儿学长们陆陆续续地登车了,我和熟悉的校友打着招呼。9:00整,我们这辆车已满载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启程前往校区。车开了十多分钟,我和坐在我后面的法国校友会的会长王晓杰交换了名片,并做了自我介绍。“王晓鸣,还认得我吗?”,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坐在第六排的一个留着长发的校友,我们昨晚唱歌排练时,他也参加了,但来得稍迟,似乎不熟悉,并没有打招呼。“你是陈晓华?”,“是啊,要不是你说“78”无线电的,我也不敢认你”。其实我们俩是大学时的同班同学,但自从毕业,从未谋面,虽然数年前,已通过互联网建立了联系,甚至还进行过几次语音通话。没有想到现在碰了数次面,今天站在眼前却不认识,可见岁月已悄然将我们的容颜改变,但仔细一瞧,过去同学的形象全都浮现出来,似乎又没有什么变化。陈晓华博士现在是台湾成功大学的特聘教授,IEEE无线电通信技术委员会的主席,这次也是专程来参加校友总会信电分会的成立大会的。
23日我按计划离开杭州,上午9点,校友总会安排一辆小车将我和另外两位校友送往杭州肖山机场,路上燕山大学副校长孔祥东校友得知我也是78级的,就问我是否认识侯亦刚,我说:“认识,当然认识,同班同学,但和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谁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前天晚上我们在杭州的同学聚会时还提到他”,“我有他的电话,他是我中学同学”,说着说着,孔祥东拨通了侯亦刚的手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久疏音问的同学,在这种不经意的交流中意外获悉,真让我喜出望外。更巧的是,我要到哈尔滨转机,侯亦刚他现在在哈尔滨工作,“我到机场来看你”,侯亦刚说。下午大约四点,经过略微晚点的飞行后,我走出哈尔滨机场,接机的人密密麻麻,我左顾右盼,东张西望,我知道又该是“老友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好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我走到一个标志显著的地方,打通了侯亦刚的电话,分别29年的同学再次见了面,因我接着要转机,我们就在机场餐厅找了个安静的位置坐了下来。“上车饺子下车面”,虽然我接着还要转机,但盛情豪爽的老同学一定要按东北人的习惯请我吃碗面。近三十年没有联系,要说的话太多了,我们正聊着,我的手机又响起来,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副院长郑坚校友来了电话,他是这次校友大会上与我认识的,知道我要到哈尔滨转机,特地过来要带我去市里转转,当我将我和侯亦刚联系上这传奇的故事,说给他听,我们都感谢校友会这个平台,也希望各地校友会越办越好。
在我们三十年毕业纪念到来之际,希望同学们调动自己的社交网络,尽量联系到所有的校友,回到母校参加我们毕业三十周年纪念和母校115周年华诞的庆祝活动。相信你们也会有和我一样的遇到老友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