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学生心中的好老师钱乙君老师--《永远的“老太”》
永远的“老太”
噩耗传来,师生同悲。 她的学生高燕说,“未想太多,没想到世事总是这样,以为那个人总是在身边的,随时可以见,现在才知道没有这个机会了。在此,我想说:钱老师,谢谢您!一路走好!”她的学生徐玉波说,“手机上突然收到钱老师去世的消息,黯然停下脚步,人群中伫立良久,脑海中迅速闪过那个如母亲般亲切的面容,和蔼地笑着,带我走进回忆”;“在这个冬日的下午,天南海北各个角落里,会有一群像我一样的人,在人群中停下脚步,默默地为远方的恩师,送上祈祷,愿这声声的祈祷化成一级级的台阶,让钱老师能在通向天国的路上走得平静、安详。”她的另一位学生杨娜娜说,“死神带走的不只是我们可爱的钱老师,还有我们内心深处某一个角落珍藏的美好回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一切的话语都是苍白的,相信在天堂里,钱老师一定还会笑容满面地目送我们继续奔向人生的下一个站点。 ”信电系北美校友会也在当天发来唁电:“我们中的许多人当年曾经亲耳聆听过钱老师讲的课程。她认真的教学态度,严谨的学术精神,深入浅出的授课方法,热情耐心的课后补习,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 告别仪式上,钱老师曾经工作过的“无专二厂”,有许多同事自发前来,向他们的好同事作最后的告别。
一届又一届,学生们总是亲切地称她为“钱老太”——更准确地说,是比较调皮的男同学们。女同学们呢,非常自豪地叫她“钱妈妈”。“老太”一说从何而来的已不可考,然而,由此流露出来的真切的情意,却让我深受感动。信电系961班的同学说,“‘钱老太’其实一点也不老,她会像孩子一样天真爽朗的笑,她会像同龄人一样与我们畅聊理想与人生,她会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的喜怒与哀乐,她会活力四射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动,她会佯装神秘的告诉我们自创的解题小窍门,甚至连啦啦队里都可以见到她热情洋溢的身影…… 毕业了,我们各奔前程,而我们可爱的“钱老太”,招手送走我们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操劳。
钱老师的学生徐玉波说,自己当时比较调皮,课程又很艰深,外加当时实验器具比较缺乏,因此,有一次他考得很差。钱老师就在考后把他找来,单独向他讲解直到他听懂为止,这让他感动至今。钱老师的老同事谢银芳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他说,钱老师曾经对他说,“考试考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如果学生没考好,那么说明老师没教好而不是学生没学好”。实际上,无论哪个学生作业和试卷中的出现错误,钱老师都会单独向他们讲授,直到学生明白为止。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在当时就“认可”老太,钱老师的学生王黎明“抱怨”说,“钱老太管得太宽,有时候简直有点烦她;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学生的事,她都要来管”。他说,“最受不了钱老太的,就是她几乎每天早晨都会到寝室把所有同学叫起来,去山上唱英语歌,去晨读和锻炼。睡得迷迷糊糊香喷喷的时候,谁愿意起来啊,然而,不得不起来,无论你多困多想接着睡。”然而, 毕业之后,工作之余,他慢慢、深刻地理解了他的“钱老太”,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追思会上,他诚恳地说,“她总是把学生当做孩子,师者父母心啊!”。他说,“我多么期待再被老太吵醒清梦去山上唱跑调的英语歌啊,哪怕一次也好!”然而,“钱老太”走了,这也成了奢望。是的,这是一种“太平凡”的伟大,以至于你实在讲不出什么激动人心的事例来。学生孟庆国说,对一位“妈妈”,每天都做了许多事;可是,又有什么能算是“激动人心”的呢?另一位同学补充说,她的家门,随时都对学生们敞开着。钱老师的学生动情地说,钱老师的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发的,是她的性格使然,而不是做给别的任何人看的。是的,像钱老师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她却做到了!她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影响着其他人,塑造了一种精神。
信电系的“钱老太”和跟她一样勤勉负责的“钱老太们”对学生们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与回报。在“钱老太”和“钱老太们”的带领下,信电系师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有一个细节让人感慨:老太们那几届毕业的信电系学生,开同学会的时候是“以年级为单位”,而非以班级为单位——“钱老太”所带的班级的同学们被了“钱老太”和“钱老太们”这根线牵在了一起。淡泊名利的他们,物质上没有太多追求。钱老师的学生包晓岚说,“当时师生关系单纯而真实,毕业时,大家的泪水泡满了火车站”。融洽的师生关系,给了信电系毕业生们强烈的归属感;强烈的归属感,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如何回报母系,反哺母校。信电系毕业生段永平曾为浙大捐资数亿元并设立多个奖学奖教基金,这对浙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毕业了的校友们的反哺,也使得现在的学生们受益匪浅。目前,信电系学生所获奖、助学金比例位居全校前列,而部分优秀学生所获得的奖学金总额竟比教师的“年终奖”还要多!
信电系党委书记徐国良说,钱乙君老师也是新一届教师们的榜样和表率。她不仅关爱同学,也很关心同事。一位学生家里失火,钱老师主动组织了全系师生进行募捐,帮助他度过难关。她还曾与同事一起到上海学习,在学习期间,钱乙君老师成了有名的“面包一族”;她给同去学习的谢银芳老师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生活艰苦(谢老师怕我“乱写”,特地强调:是“艰苦”,不是简朴!),手不释卷。谢银芳老师说,“我自己也算能吃苦的人了,可是实在啃不下去那种面包,只好下班后自己溜出去找地方吃饭。而钱老师呢,几乎总是拿面包来对付自己,把吃饭时间留给书本学习,简直是手不释卷。”正是这种“手不释卷”地对于教学事业孜孜追求的精神,使钱老师成了信电系最早使用全英文教材和英语授课的老师,许多同学从中受益。
曾经与钱老师共事的顾伟康老师(原浙大副校长、信电系老系主任)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他说,自己与钱老师是大学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后来又在信电系共事,一直感到钱老师是大家公认的优秀老师,对学生十分关爱,倾注以母爱般的关怀。后来退休后,她在为信电系的“平安基金”的创立筹划,付出了很多心血,深切地让我感受到了钱老师的人格魅力。
老系主任陈抗生老师曾经与钱老师在一个教研组共事,他回忆说,钱老师不仅关爱学生,还非常关心同事,只要是托她的事情,她都是十分热心,全力帮忙;记得当时学校根本没有要求老师用英语讲授专业课,钱老师因曾去美国做过访问交流,有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便自我要求,费了很大的劲编出了信电系第一本专业课英语讲义,而且是《电磁场与电磁波》英语讲义,这门课用中文讲好都是很难的,但钱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编成功了这本讲义。杨冬晓老师补充说,自己当年还是钱老师的学生,听过钱老师用英语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非常受益,他至今还保存钱老师当年选用的英文原版教材,现在工作时还用得上,经常还会去查阅。
2006年9月下旬,为了解决退休教师生了某些病后无法获得及时有效治疗的问题,信电系校友们捐资设立了信电系“平安基金”。为了让基金会规范、有效运营,在起草和修改章程细节上,钱乙君老师也耗费了大量的心血。钱老师等积极参与制定章程,反复推敲;为了章程的细节准确,钱老师甚至一天打好几个电话给杨冬晓老师(现任信电系副系主任)商量。为了验证当时北美校友为基金捐款的渠道是否通畅,在基金会正式运营之前的那个寒假,钱老师甚至一天要跑好多次银行,看校友捐款是否到位了。那时是在寒假,相关部门都已经放假了;正常是由校基金管理接到款项后通知系平安基金的程序,在钱老师这儿变成了她先问银行,然后报告校基金管理部门了。基金会在钱老师和黄恭宽老师夫妇二人的精心操持下,于
按发起向平安基金捐赠倡议的校友意愿,2007年5月信电系50周年系庆前结束捐赠,短短的几个月就已经使信电系平安基金规模达到700万人民币,退休教师因重大疾病可以获得的扶助可高达20万元,因病获得扶助的教师已有32人次,慰问住院教师49人次,受益退休教师达500余人次。
真是:斯人已远,余温犹存。当要求对已经走远的钱老师带一句话的时候,三位在场的学生不约而同:
“钱妈妈,我们永远爱您!”
学生记者:郭�
新闻背景:钱乙君,女,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副教授。她1940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1958年9月考入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工程力学系,1978年9月进入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信电系工作,1987年-1988年在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电机系作访问学者,2001年1月退休。她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钱乙君同志成绩突出,曾被评为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优秀教师、获得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教学成果优秀奖。
信电系在悼词中这样评价她:“钱乙君同志在信电系工作期间,在本科教学和微波教研室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钱乙君同志数理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面广,教学成效显著。在信电系专业外语改革试点工作中,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上卓有成效”。钱乙君同志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是信电系的骨干教师,为我系教学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