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杂忆
大学生活杂忆
作者:俞蒙槐(无线电59级)
我是1959年进浙大的,录取在浙大无线电技术专业。从一个闭塞、贫穷的山乡出来的孩子,开始了吸收知识,学习做人和生活的崭新历程。
记得当时学校的条件还十分艰苦,连接市区与学校的公路正在铺设水泥,所以我们是绕道玉泉来校的,供新生入住的学生宿舍还未完工,我们男生被临时安置在求是村新建的教工宿舍里。其实,这些教工宿舍也没有真正完成,玻璃窗上的玻璃还未按上,下雨时,斜风雨还会从没有玻璃的窗口洒进来。也没有床铺与桌椅,同学们直接把草席铺在地板上睡觉。过不了几天,我们就搬到净慈寺和虎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迎国庆十周年的美化杭州义务劳动,主要是进行植树和养护草皮,直到国庆节前夕才回到学校。当时条件尽管简陋,劳动艰苦,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和不满,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新的生活的开始。
大学的前二年多时间是在玉泉本部度过的,在这里我们学完了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电工基础等基础课程。也经历了60年、61年的全国性经济困难时期,我们曾经自己在老和山脚挖土,种过南瓜、包心菜和蕃茹,经历过吃不饱饭,没有油水的艰苦日子,一些同学还得过浮肿病。但相比较而言,我们大学生的日子还是要比社会上的人好得多,毕竟我们每月还有20多斤粮食。就是在这样的困难中,我们在不断地吸收着知识,一天一天地成长着。记得当时领导还曾经宣布过,我们将要作为即将新建杭州电讯学院的一部分搬迁到富阳去。但说了一阵最终也没有搬过去。1962年底,我们无线电系整体搬迁到六和塔浙大三分部继续学习,直到毕业。
应该说,我们这一届学生还是幸运的,虽然我们也受到了各种左的干扰,但是随着中央对三年困难时期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左的倾向得到了一定的抑制和纠正,知识分子政策得到了一定的落实。学校加强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们无线电技术专业虽然还是初创期,教师大多比较年轻,但是他们非常刻苦努力,对学生也非常关心爱护,尽力为我们学习提供好的条件。我们的电工基础老师是简伯敦教授,他不但讲课艺术高超,而且课后辅导也很认真,还抽出很多时间为学习困难的同学做辅导,得到同学的一致好评。我们专业课都是当时专业教研组中资历最深的老师,如张毓昆老师上的《微波原理》,戚贻逊老师的《接收设备》,邓汉馨老师虽然已调到电子学教研组担任组长,也被请回来担任《接收设备》课的老师。特别是当时担任无线电系系主任和无线电技术教研组主任的何志均先生亲自给我们上《无线电技术》课,这门课是我们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每周六学时,连续二学期。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何先生自己翻译国外教材作讲义发给我们,记得当时是每次上课前才发的,是油印的,这是何先生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边备课边准备的,一年下来,足以装订了二大册。何先生的这门课理论性强,又非常结合专业的应用,可以说是我们吃饭的本钱。大家特别重视。何先生有时上午第四堂拖课,同学们也都有安心地坐在课堂里。这门课的辅导老师也配得很强。何老师的这门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何老师的敬业和认真使我一辈子难忘。所以尽管几次搬家但是这门课的两本油印讲义和几本听课笔记至今还保存着。
对我个人而言,我还要特别感谢恩师何志均先生。是他的指导和安排,使我跨了计算机学科的门槛,以致成为我终身的职业。63年底,我打算报考研究生原打算报考微波方向。当时,何先生建议我报计算机方向。计算机在当时属于科技前沿,我国还处于科研起步阶段,当时何先生正带领着几位老师在研制浙大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对于计算机毫无了解的我感到非常畏难,何先生给了我不少的鼓励,并且在时间上也给我作了适当的安排,压缩了一些其他教学环节,荆仁杰老师也为我辅导了脉冲技术的晶体管部分内容。遗憾的是我辜负了老师的期望,未能被录取。但何先生的指导和安排使我较早地接触了计算机,爱上了计算机,以致毕生从事计算机的工作。
回忆近五十年前求学的往事,恍如昨天,是浙大培育了我们,是老师教育了我们,时光飞逝,我自己也已退休,难忘师恩,同学情谊,惟愿学校发展,老师健康长寿,同学幸福吉祥,谨以短文纪念无线电系成立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