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林校友访谈:平安基金的十年
卢小林,1983年毕业于beat365手机官方网站无线电电子工程学系电子物理技术专业,现在美国TI公司任职。
我和平安基金的缘分早在十年前就结下了。
记得大概是2006年9月的一天,段永平突然打来电话说在他回母校浙大与信电系老师交流时,得知一些退休老师得了重病,由于家庭经济特殊状况或医保的限定而得不到良好的医疗,便想着能为退休老师们设立一个与健康有关的基金,由他以配比基金的方式和信电系的校友们一起为老师做一点事。他希望我能帮他策划和联系海外地区的校友。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难得、也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之后,海外主要就是80级的卢国文和我一起负责。那时候我们已经毕业很多年了,与许多海外的校友也没有很多的联系,要找到所有的同学也不太容易。所以我们只能从留校的杨冬晓老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的朋友圈开始联系起来,结果涉及到的大多都是79级前后两三届的校友(覆盖面不够是我比较遗憾的,现在听杨冬晓说每个班都有联络员了,那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我们在每个班级找了一个牵头人,建立了邮箱群(zdxd2006@googlegroups.com),将活动企划书通过群邮发给大家,班级牵头人再通过本班通讯录向班级同学发起捐赠倡议。为了让海外同学捐赠能像其他捐赠一样有免税待遇,卢国文与浙大教育基金会取得联系,落实了美国竺可桢教育基金会的免税捐赠渠道。
活动企划书发出后,得到了不少校友的热烈响应,但是资金数量上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当时在海外的同学,大多辛苦打拼,有的还在读书。而且2006年已经有了明显的经济危机预兆,有些校友连工作都没有,一下子要号召大家筹集一大笔捐款很有难度。但为了达到段永平的最大配比额度就必须得发动校友们捐到一定数量。到最后捐的钱加上配比大概是80万左右,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段永平又自己出马给一些校友们打电话,得到积极响应,才使得总金额接近700万元。
到了2007年5月,平安基金正式成立,我也受邀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成立仪式。现在想想成立的那两年间,自己参与了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情。
成立之后的管理工作,我参与的就比较少了。主要是杨冬晓老师在学校里负责。这一点,我们都很佩服和感谢杨冬晓老师。他自己在学校里有很多工作,还愿意抽出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这个基金,非常难能可贵。
平安基金每年会对生活困难的退休教师补助,也会定期组织全体退休教工一起开展保健讲座、祝寿庆贺会这类活动,这都是按一开始的章程和实施细则来执行的。当时是黄恭宽老师,段永平,杨冬晓一起起草了关于平安基金怎么使用的草案,我也参与了审核。黄恭宽老师和杨冬晓老师比较清楚退休老师需要哪些帮助。段永平因为多年的企业经验,常常关注到很小的细节。所以平安基金怎么捐助退休老师,每年举办几次活动,都是一开始就在章程和实施细则里规定好的。
这十年来,平安基金的章程没有任何改动。如果老师们确实有实际需求,杨冬晓老师便会与理事会成员讨论,根据情况对实施细则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每一次有变动,他都会发给黄恭宽老师、段永平,卢国文和我看,如果改动合理,就马上实施。
到了每年春节前后,杨冬晓会把上一年平安基金的使用情况及时反馈给我们:每笔基金的去向、受益人、受益原因等。杨冬晓还为了保护退休老师的隐私,以编号替代每位受益退休老师姓名,作为公布的版本,由我通过群邮箱发给所有捐赠的校友。十年来,平安基金的管理让我们觉得捐出的钱真正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很安心,也愿意继续捐赠。
今年3月又收到年终报告,我把平安基金2015年度总结共享在群邮箱里,并提到平安基金已经有十周年了,几乎几秒之内就收到段永平“开心”的回复。卢国文也留言说道:开心!非常感谢段永平校友倡议启动这个平安基金,也非常感谢群里的校友的爱心捐赠!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这个基金已经运行10年了。平安基金运营得这么好,服务了这么多年长的bea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老师,也成了学校其它院系学习的榜样,这里要非常感谢杨冬晓老师带头的基金执委会无私的、细致的、有效的和充满爱心的管理和运作!谢谢!段永平校友紧接着又留言:多谢杨冬晓以及所有人的时间和精力。
段永平曾经说过,这个平安基金是他见过的管理得最好的基金。我也觉得是最好的。我对平安基金,包括对章程,管理,透明度,反馈什么的都很满意。
当时全国有许多同学自发的基金,多数都是校友捐款给学校扩充建筑,让学校招更多学生,增加学术研究项目这类的。但平安基金单纯就是为了退休老师的身体健康。像这样,小众的,校友自己发起的,没有学校干预的,并且受益人是老师的,应该是国内的第一家。
当然这个基金要是没有段永平校友也是不会有的。他在平安基金之前就给浙大捐了3000万美元的配比基金。他说想通过他的捐款,发动别人也来捐款,从而养成捐款的习惯。确实,西方国家,不管有钱没钱都捐一些,这已经是个习惯了。而在十年前的中国,这还是个新观念。
由于当时国内的捐款理念并不发达和普及,社会普遍对捐款的感觉都很微妙,这对当时募捐也确实有一些影响。从国内出去国外的,捐款理念还是跟在国内差不多,自己经济情况不是很好,捐款都需要推动一下,要打电话联系他们。我们也采取了匿名的模式管理捐赠过程,让大家不要有任何顾虑,希望会有很多人捐款,捐多捐少无所谓,几美金,几十美金都没关系。
所以,对我们这些校友来说,这个活动也建立了我们对捐款理念的认识。到后面,养成一种习惯了,也就容易些,这是文化上的进步。段永平校友在这个事件上是推动了很多人,像我们班的一些同学以及学院里的一些同学。如今,捐款理念不一样,现在这个新的信电大楼的捐款就比较容易了,就我所知,我们班的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参与,去年又以802-79班级名义捐了100万元给学院。可以说平安基金还是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当然,除了捐款,回馈老师的方式还有很多。平安基金是针对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身体不太好的退休老师。对于退休没多久的,还希望发挥余热的老师,还可以建立一些软机制,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以前就曾经有个校友成立公司,把退休老师请过去帮助他做项目,做课题。这些都很有意义。
转眼十年了,我真的非常开心,也很感动。看到这个基金还在运行,每一年受益的老师数量也在增加,我觉得挺好的。
后记:
其实在采访前准备时,是我第一次听说平安基金这个项目。很惊讶,很感动,也有一种想一探背后故事的冲动。的确,在大学这几年里,总有那么一群老师,或因为学识,或因为关怀,让我们难忘多年。在这些校友身上,在这些故事背后,传递着一份暖暖的“反哺”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报”。采访后的某一天,卢小林校友通过学院老师给我发了一封邮件。邮件中写道,因为在和我的交流中,提到过关于女性工程师的话题,回去特意找了一篇文章希望能给我鼓励和帮助。这封邮件给了我意外之喜,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心系学院,心系老师的校友们,同样关心着我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