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浙大人 我自豪――忆五年浙大校园生活
我是浙大人 我自豪
——忆五年浙大校园生活
电真空 631 班 杜矜
五十五年前的初秋,我们满怀对未来的憧憬跨进浙大校门,成为一名新浙大人。从此,“我是浙大人”就激荡着我们的血管,镌刻在我们的心底;我们的一生也因“我是浙大人”而感到自豪。
1963,那是一个祖国母亲刚从艰难困苦中蹒跚走出的年份。一千二百余名朴实的莘莘学子汇聚到西子湖畔,揣着为祖国勤学本领的纯真之心接受求是之风的熏淘。
岁月荏苒,五十余年后的今天,祖国母亲已完全摒弃了羸弱,正健步走在强壮起来的复兴大道上, 并终将笑傲九天一览众小。抚今忆昔,亲历这几十年的祖国变迁,深感到浙大五年的滋育给我们积聚了投身强国事业的能量是多么重要!
2018 鲜花绽放的五月,是我们人生中又一个美丽的记忆时刻。“浙大毕业五十周年纪念证、纪念章” 的颁发,让我们这批已年逾七旬的鹤发翁妪昔日学子再次领受到母校的温情与挚爱。手捧纪念证章,五十多年前的校园生活又一幕幕地展现在脑海......
记得文一街的浙大二部,1963 年之秋,集合着除物理系外全体数力系、化学系、机械系、土木系、电机系、化工系、无线电系、光仪系八个系的新生(物理系新生直接去了三部),还有坚守在二部的地质系五年级(59 级)两个班的学长们。
清晨,《草原晨曲》的优美旋律在二部的广播喇叭中响起,“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 ”。这旋律至今依然荡漾在耳边,不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弭。歌词正贴切地抒发出当年大一新生的激情胸怀,就在这歌声中开始了新一天的校园生活。
二部的大一生活充满着新鲜感,因为它有别于中学时期。全新的学习模式和开放的校规管理以及同学间的认识与逐渐了解都使大家处于一种兴奋愉悦的状态。
二部的标志建筑——雕梁画栋宫殿式的行政楼和东教西教三幢大楼,屋顶的绿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还有工字楼和记忆中的跃进楼都深深留在印像里(三幢宫殿式建筑和工字楼一起列为杭州市保护文物,跃进楼则已拆除)。记得在跃进楼大教室,我们的系主任何志钧老师亲临讲台,给全体 63 级 120 名新同学介绍无线电系的专业设置、学习内容和发展前景,勉励大家成为又红又专的祖国建设人才。
还记得,在纷飞的白雪中我们欣喜地迎接了进浙大后的第一个元旦;也不曾忘记,冬去春来,朝雨�尘,进浙大后的第一春,同学们一起在假日荡舟西湖,兴致勃勃登宝石山,攀南北高峰,听灵隐冷泉,步云栖竹径。我们曾为目睹昙花一现而撒手书本拥挤在礼堂;我们无线电(2)班(一年级未明确专业,半导体编为 1 班,电真空为 2 班,无线电技术为 3、4 班)担当二部周末电影放映的秩序维护,服务大家......
多姿多彩的生活、团结友谊的氛围就是我们大一时期的亲身感受。
一年后的初秋辗转来到玉泉校本部。由于无线电系脱胎于电机系,所以大二学年寄托于电机系管理是顺利成章的事。学生活动在电机系领导下,我们的住宿则借居在化工系的九舍。校本部位于老和山麓植物园畔,偌大的校区,规正的布局,拥有教学大楼、实验室、实习工厂、教材印刷厂、图书馆、书店、体育运动场馆、医院等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校内树荫婆娑,绿意昂然,为我们的大二生活铺就了美好的成长环境。
在本部的学业明显地加重了,明确分了专业,课程难度增加。每天,宿舍——教室——食堂是不变的循环。我们上课的教室主要集中在教二教三大楼,每当悬挂在教三顶楼的铜钟敲响,同学们就拎着书包快速奔走在教学大楼间的马路上或大楼内的楼道里,向着下一堂课的教室疾走。下午四点后,那是放下书本调节身心的活跃时间,操场,球场,宿舍外的空地到处可见到同学们生龙活虎的矫健身影。在校本部,我们也常会登山,老和山和校园浑然一体,开展登山活动得天独厚。登上老和山顶,既可俯瞰校园秀美全景,也能向东眺望远处西子的湖光山色,陶醉在美不胜收的黛山烟云之间,好不心旷神怡。也记得,为了杭城更加美丽,我们在植物园挥锄挖土加修水塘;在老和山挖坑种树,增添绿色,义务劳动奉献社会。
在校本部的一年,也是学校生活准军事化,“反修防修”学《九评》(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大抓斗私批修自我思想教育的一年。那时,每天早晨听到起床军号响起,大家就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奔出宿舍列队集合,呼喊着“一、二、三、四”,齐刷刷地晨跑在校园内外的马路上。大二学年结束时的那个暑假,我们又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当兵锻炼。我班沈煜(沈裕城),陈岳廷,杜矜(杜子中),朱根荣,杨允照五位同学去了黄岩路桥海军部队下连当兵,其余二十多位同学留校在解放军排、连长带领下军训。这段经历虽短暂却终生难忘。
大二的生活就是这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结束了大一、大二两段浙大校园内的“游学”,大三开始回归到无线电系大本营——浙大三部。三部位于六和塔西、钱塘江滨的秦望山麓,是原教会学府之江大学的校址所在地,经 52、58 年两次高校大调整, 成了浙大的一部分。三部可以称得上是全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诸多影视作品大学镜头取自这儿。她座山面水,山峦林木参天、遮荫蔽日,一条“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名川大河钱塘江卧流山下,越江而望一马平川,极目吴越天,江涛来势雄,在此学习生活,岂不悠哉!建于上世纪初及一、二十年代的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书斋厅堂楼,红砖红瓦,一幢幢有序地散落在绿树林中。真是绿绕红墙转,绿透一点红,红绿相映相衬,风韵无限。这处被称为世上第二保存完整的近代大学建筑群,终成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身处校外,难觅浙大三部之幽,进入校区,方知三部之妙。曲径通幽,静谧、深邃是浙大三部最大的特点。我们电真空专业的实验教学楼(4 号楼)和学生宿舍(2 号楼)是离校门最近的,现在它们都成了保护文物。三分部的楼,相见都有情,特别是见到 2 号楼熟悉的楼宇立面和大门、窗框以及楼内红漆木楼梯、木地板,再到三楼东侧楼道两边的各个寝室房间,倍感亲切。这是我们电真空 631 班男同学朝夕相依三年多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自习作业,我们串门取闹,我们开会唱歌,我们日夜相聚在一起。我们那一段青春年华就和这 2 号楼融合在一起。
在三部的岁月里,我们经历了去农村社教和随后的文革运动,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专业学习。在经过大字报揭批、大串联、夺权、造反派分裂等一系列波动之后,大家思安定思学习的要求浓烈起来,理智逐渐替代冲动,复课闹革命慢慢开展了。68 年春节后班上六位同学蒋忠明、沈煜(裕城)、杜矜(子中)、蒋纯校、郑赤红(笑郎)、章镇南跟随电真空教研室老师季敬川、储璇雯、陈抗生、李君顺、林明芳等前往杭州电子管厂参加 3Cm 连续波磁控管的研制,这实际上也是在结合项目摸索新形势下的教改方法。在杭管厂, 师生同吃同住,教学相长,边学理论知识边在工厂结合实际工艺推进研制工作,效果良好。
电真空 631 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文革初大家一起参加“万岁馆”(文革后改为省展览馆)的“献忠”劳动;学雷锋,班上唯一女同学帮男同学洗被服;文革中同学相互间尽管有不同观点,但并没有在班上产生裂痕,影响同学友情。就在毕业前,全班协力编辑红歌集《万岁,毛主席》,人手一册,以作留念。这刻蜡板、套色油印、裁纸装订,工作量极大,但分工安排有序进行,或相互推荐,或自告奋勇,很快歌集出版成功,成为历史的见证物。
人有悲欢离合,五年同窗总有毕业分别一刻,1968 年 12 月,我们各自奔向祖国需要的地方。但无论身在何方,大家都会念及自己的同学,自己的母校。这种思念也成了一种乡愁。从浙大毕业五十年后,乡愁又把昔日同窗聚拢在母校的怀抱里,眼见母校的巨变,我们真诚为母校的新发展、新成就高兴、骄傲,我们衷心祝愿浙大在求是创新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向前,勇攀高峰,成就辉煌,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
我是浙大人,我自豪!
2018 年5 月于上海